在三网融合这盘错综复杂的棋局里,来自杭州的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却总能棋先一着,处处显示出黑马的姿态,它凭什么?
作者:苏娟
对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数)的认识没想到是从一张违章停车罚单开始的。在杭州采访时,为了出行方便,笔者租用了一辆轿车,结果一次不小心的违章停放,被城管贴了罚单,不过当我看到罚单上提示可以在家里通过电视机缴纳罚款时,好奇迅速取代了沮丧。回到宾馆,发现果然只需轻轻按动几下遥控器,就可以轻松完成缴纳罚款了。而其他水电煤气等各类日常生活缴费、交易等操作,也都可以用遥控器完成,同时还可以进行银联的业务查询和业务增订操作。不仅如此,杭州市民还能上电视逛淘宝,如果看中一款商品,动动拇指点下遥控器的确认键,连地址都不用输入,就会有快递将物品自动送上门来——因为每一台机顶盒都对应了每个家庭的详细地址。
这就是华数为杭州市民搭建的“三网融合”服务平台的几项应用。至于影视点播,华数花费巨资历时数年建成了拥有100万小时的全国最大的数字化节目内容库。而“Looking全媒体”就是华数打造的电视版“百度”,用户可以用此进行网络浏览和搜索:可以用遥控器点看热点推荐、关键词、栏目等全媒体信息,也可以自己输入关键词检索。这些信息来自于各大互联网网站、国内各电视台的报道和各平面媒体。在一个电视机屏幕上,就涵盖了互联网、数字电视、平面媒体的所有相关内容,实现了用遥控器获取全媒体信息的功能。
三网融合之后,电视遥控器还将承担智能管家的职责,实现更多更新的应用。例如,电视机机顶盒将与社区门禁系统互联,如果有人来访,电视机屏幕上会出现“有人敲门”的提示,看看电视机屏幕上的来访者图像,你可以决定是否按下遥控器的开门键。社区医生也可以通过视频通话在电视机上提供一对一的家庭家居保健咨询服务。
在华数“国家数字电视开放实验室”里,华数工作人员为我们展现了更加丰富的“三网融合”生活蓝图:电视可以通信,手机可以看电影,互联网可以看直播,影视可以跨终端赠送,照片可以跨屏幕互传……。这些在诸多科幻影片中出现的场景,华数正在不声不响地将其变为现实。
随着三网融合政策渐明,华数这家引领三网融合业务创新的黑马,正越来越被业界所关注。在广电朝野的新媒体疆域内,华数与央视国际、上海东方传媒(原文广)已俨然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而华数的战略雄心与业务创新能力堪称三家之首。
目前,华数是拥有最为全面、最为“值钱”的三网融合牌照(互联网电视、IPTV、手机电视)的广电企业,其业务许可范围覆盖固定电话、移动电话、WiFi、WiMax、宽带业务、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等业务,被业界认为是“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三网融合运营商”。
同时,它也是全国唯一一家既具备纯正广电基因,又拥有电信血脉的、天然的“三网融合”企业。目前,华数业务已初步实现全国拓展,其互动电视业务于2005年起便开始省外内容输出,服务范围辐射全国25个省(区、市)的120多个城市,并承建国家数字电视开放实验室与全国首个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融合业务创新实验室。
十年间,这家公司极尽低调,极少接受媒体采访,因此笼上一层神秘面纱。但这十年,华数却默默地在三网融合的道路上扮演了先驱者和探索者的角色,并为政府制定三网融合的政策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和样本参照。它究竟是一家怎样的公司,就让我们一起来还原一个真实的华数。
随着三网融合政策渐明,华数这家引领三网融合业务创新的黑马,正越来越被业界所关注
先天的融合基因 出身决定命运。在一定意义上,用这句话来解释华数后来的发展轨迹不无道理,因为华数这家公司在它出生的那一刻就拥有了先天的融合基因。
1999 年,中国科学院、广电总局、铁道部、上海市政府为发起股东联合成立了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俗称“小网通”),有广电背景的小网通一开始瞄准的就是电信业务,它在全国跑马圈地,建设了国内第一张高速宽带网络,掀起了全国的宽带建设热潮。而华数正是脱胎于早期的杭州网通信息港和杭州有线电视网络中心,2000年,由信息港、杭州广电与早年的“小网通”合资成立新公司华数。这一关键性步骤使得华数同时具备了广电与电信血统,这样的先天条件全国上下实属罕见,也使得华数天然具备了“三网融合”基因。
获得小网通资源后,华数马上积极发展宽带用户。作为电信业的后来者,华数的竞争策略是:首先在技术上超越当时电信的ADSL,其次是引进现代的营销理念和方式。2001年,电信运营商还没有多少营销意识,还在做守株待兔式的柜台交易,而华数当时就采用了上门服务、小区服务、代理商支付等营销手段。在与小网通的合作过程中,华数不仅使用了其有形资源,而且充分利用了其无形资源,将小网通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快速学习过来。
同时,华数主动邀请很多国外专家进行论证,发现网络IP化将会是未来趋势。这在当时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但华数坚信这一判断,并先行一步,投入巨资开始基于IP技术的全程双向改造,“我们当时感觉必须要有创新意识,还要有魄力。我们看准了互联网、信息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华数集团高级副总裁郑晓林回忆说。结果,华数在几个月之内将杭州整个城域网络全部打通,建成了一个国内最大规模的以太网宽带城域网。整个网络创造了速度最快、技术最高、应用最广三项纪录。这为华数日后的融合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开始时,能通过宽带看影视就是我们胜出的杀手级应用”,郑晓林说。目前,华数集团拥有杭州“IP数据城域网”和“广播电视有线网”两张物理网络,是广电系统内部拥有宽带用户最多的网络运营商,借此,华数与杭州电信形成了平衡竞争的局面。正是这样特殊的双网架构使得华数拥有了独特的数字电视发展道路。
2003年,杭州市政府将数字电视业务交由当时已经崭露头角的华数来发展。这是对华数的发展至关重要的第二个转折点。业务拿到手后,华数虽然很激动,却并没有盲动,因为早在2002年时华数就已经开始研究互动电视。华数高层当时就预感到,未来一定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带动广电的发展,因此要借用互联网思维来作为指导思想而非广电思维,也因此,华数所聘请的外部专家中,找的都是微软等公司的专家。华数研究分析后认为,数字电视是单向的传统的数字电视,这个数字化和信息技术的数字化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它有网络优势,但对用户没有拉动作用。单向传统的数字电视显然无法满足信息技术的数字化需求,于是率先在全国发展双向互动电视。自此,华数这家公司走上了一条当时绝少人走的路,通过网络成本更为低廉、合作方式更为单一、政策壁垒更小的互动电视业务,朝全国广电的业务联合进军。
接下来,华数迎来了快速成长期。2005年,建成了拥有50多万小时的全国最大的数字化节目内容库,成立了当时名为华夏视联的内容集成公司;2006年,由华数承建的杭州数字电视全交互整体转换通过广电总局验收;2007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明确华数为数字电视发展的省级主体,牵头进行浙江有线省网整合;2008年,首创了融合“数字电视、互联网、信息通信”的“全媒体”服务;2009年,创新打造了3G手机电视、互联网数字电视等融合型新媒体。
回过头来看,实际上华数早就为“三网融合”搭好了公司的业务骨架,比任何一家广电企业都准备得早、路线选择得更为到位,只欠国家相关政策的东风。华数似乎自始至终都有一种创新的思维,因此,它取得今天的地位并不偶然。“我们当时就预感到三网融合一定是技术驱动,而非哪个国家部门能主导一切,所以多次认准方向赶在别人前面做跨越式发展。”郑晓林说。
此外有一点也很关键,当广电企业普遍不重视技术,认为网络等新技术掀不起大的风浪,仍在凭借垄断性自有内容靠山吃山时,华数选择了先技术后内容的路径。并且通过大批量引入社会版权,在内容上做到了最大。目前,华数与国内外300多家各大节目内容制作商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建成了拥有100万小时的全国最大的数字化节目内容库,服务范围辐射全国 25个省(区、市)的120多个城市,为地方广电运营商以及广电之外的中国联通、中国移动提供数字化节目内容及信息等运营服务。
除了拥有最大内容库,华数也是罕有的拥有从平台到芯片以及硬件端的,可以自己做产业链的运营商。2004年,华数率先向全国推行双模机顶盒,有了这个机顶盒,用户不仅可以拥有传统的广播业务,同时拥有了基于IP的点播业务。这样的创新,不仅在中国是首创,当时在国际上也不多见。如今看来,华数最开始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只能在各个环节自力更生,后来反倒成为一种端到端的优势,因此而有了更多自主权。
华数与淘宝的合作是中国互联网与数字电视跨媒体融合的一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