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8论坛-舟山东路论坛
标题:
高校社团成了社长们聚敛钱财工具?
[打印本页]
作者:
奥迪
时间:
2010-5-28 18:26
标题:
高校社团成了社长们聚敛钱财工具?
高校社团成了社长们聚敛钱财工具?
“社团,其实就是打着锻炼的旗号招摇过市。”
“你们现在能让我找到我加入的那个xx社团吗?我要去找他们退钱。20块钱的会费开了个新社员见面会就再也没消息了。”
“加入社团后,我还是如此寂寞。”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高校频道特约记者集体报道)在一学年即将结束之际,记者在成都市几所高校内,就大学生一年来参加社团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随机采访的很多同学都对学校社团喋喋抱怨。
有学生反映,每年新学年开学的时候,学校的各个社团都会开始招新,校园内彩旗飘扬,横幅遍地,想加入社团的新生争先恐后,生怕晚了报不上名。但不足半年,大部分社团基本“销声匿迹”。下一个学年,这种情况又再次上演。
“社团,其实就是社长们聚敛钱财的工具”,有学生给社团下了这样的结论。
以成都市一高校为例,该校社团已有十多年历史,79个学生社团,涵盖学术、实践、文艺、体育四大类,社员人数接近20000人,社团活动已呈现形式多样化、内容精品化的鲜明特点。2002年,社团联合会成立了,社团文化更加系统化、多样化。学校每年都会举办多彩的社团文化节,每年还有很多新颖的社团成立。
可是,就在社团文化勃勃发展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却感觉加入社团后还是没有事情做,也没有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可以参加。采访中,不少同学反映,某些社团只在他们交钱加入时见过一面,此后就音讯全无,更不用说他们能在社团中有所作为、有所收获了。
为什么在学校看来“欣欣向荣”的社团,在学生眼中却每况愈下呢?据记者走访了解,社团和学生对此都有一定的责任。
社团活动单调没有吸引力
记者了解到,其实并不是社团没有活动,只是部分社团活动比较单调,社员参加一两次以后就没有兴趣了。
例如,文学社每次的活动不外乎就是把社员聚在一起读读书、写写诗、听听讲座,没有更多新颖的活动。社员交了会费,入社后四年每年都参加同样的活动,必然无法坚持。学校每周都会举办著名学者的讲座,社员何必因为20块钱的会费每年都去听同一个老师讲同一个话题呢。长期如此,很多社员就逐渐开始忽略社团的活动。而社团的负责人因为自己举办的活动很少有人参加,渐渐也失去兴趣,最后,他们便也“理直气壮”地减少了活动或者直接取消社团活动,直接等待下一次招新。
管理不当部分社团名存实亡
有学生反映,很多社团只在招新时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平时从没见过他们露面。“什么实事研讨会,名字好听,但是自从加入后,就再也没收到负责人通知参加活动的电话或者短信。自己交的会费完全打了水漂。”某高校大一的燕子向记者抱怨。
记者发现,由于管理不当,社团人员少,会费有限,很多社团没有实力搞活动。在社团联合会的排名中,这些经营不当的社团每次都是包揽最后几名,因为经费不足也没实力举办大型活动。更有学生反映,少数负责人甚至把社团当成自己获取利益的工具。收取会费后,不认真管理,不管社团“死活”,也无心组织活动。
非兴趣所在“叛逃”社团
部分学生反映,当初选择社团时,由于不了解自己的兴趣,加入了一些不感兴趣的社团。“其实我加入的吉他协会还是很好的,每周都有活动,只是我并不喜欢吉他。当初加入只是因为我男朋友喜欢,自己想培养点和他的共同爱好。后来发现我对吉他始终不感兴趣,就决定放弃了。”某高校大二学生小张告诉记者。
有学生坦言,社团本来就是兴趣延伸的地方,如果参加的社团非自己的兴趣所在,不管社团举办多么精彩的活动,都无法吸引这部分人的兴趣。此外,部分学生的兴趣和重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转移。一些学生到了大三以后更是对社团活动“不感冒”,大一时的热情早已消退,甚至认为社团活动是大一新生的“游戏”。因此,在社团活动中,一般很少见到大三同学的身影。
社团联合会松散、渎职
学校社团联合会的职责是积极开展各类活动,繁荣校园文化,为学生搭建素质拓展平台。可是,据学生的反映和记者的亲身体验,社团联合会领导队伍工作往往不够尽职。
记者在成都市某高校采访时,想从社团联合会了解一下近期社团开展活动的总情况,可费尽周折找到的主要负责人却说他刚当上会长不久,对活动情况不是很了解,随后给了记者一个电话号码,说是以前活动的负责人。记者拨通电话后,该负责人却称自己的电脑重装系统了,没有资料,让记者去找现在的会长。记者随后联系了更多负责人,会长和前任会长竟都没有各个社团开展活动的总情况,甚至连社团的一些基本情况都不了解。
随后,记者在该校校团委网站上的社团专题栏发现,这学期已经结束,而社团排名却只更新到今年3月。今年的社团活动以及社团文化节的基本情况,也都没有更新在网页上。
来源:四川在线
欢迎光临 Y8论坛-舟山东路论坛 (https://y8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