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出《英国病人》好看在哪
冲着它的名气,昨晚看了这部电影,但很失望,是为了整体解读它,才勉强看完的。人人的眼睛都是爱美的,当我看到英国病人那张面目全非的脸,是希望他不要再出现第二次的,看着恶心,想立即关掉电脑,或者跳过去。但这张脸却贯穿整个电影始终,所以,我忍着恶心看完这部电影,马上就删了。永远都不想再看一眼了。
在众多以爱情战争为主题的电影中,这部电影的内涵无过人之处,只是反复表明世界没有国界多好,似乎没有国界就没有了战争。这个主题本身深度不够。反对战争,渴望和平是对的,但是,和平不等于没有国界,也并不是有了国界就必有战争。这个世界很大,必然有文化各异的种族和民族,不同种族和民族要有自己的生活地盘,这就自然划分出了国界。战争的问题不在于有这些地盘的划分,在于人的侵略性,以强凛弱,和社会文明进化的差距。所以,很多战争片批判的矛头都是指向人性中侵略的劣根性,以及战争的非人道性、残酷性和毁灭性的,直抵战争的本质——人性、社会、文明的缺陷。
再说他们的爱情。从片中看,男主对女主是一见钟情了,因为女主漂亮有才。然后跟踪。女主因为已婚,开始是逃避,后来在一起经历的沙漠风暴灾难中,女主发现了男主的秘密,男主在深爱自己,就跟男主恋爱了。之后就是偷情,被女主丈夫发现。女主出轨的原因,是她在沙漠中风暴灾难之后说的她的婚姻虚假,因为男的花在事业上的心多于花在她身上的。除了后来女主和丈夫一起驾机去找男主的情节,我是看不出他们的爱情有什么特别的感人之处,女主有什么特别之处。像《走出非洲》中的爱情,你能感觉到他们的爱情很高尚,是心有灵犀的,他们一起经历了很多感人的事情。
还有一对辅助性的爱情,女护士汉娜和当地男的。这段爱情的设置应该有两个功能,一是表明男主的爱情对汉娜的影响,一是为了维护主题,表明真情是跨越国界的。但汉娜和当地男的爱情,浪漫而不感人。他们相爱的原因是这样的:汉娜给了当地男洗发水用,当地男为汉娜点了一路贝壳灯直通到自己门口,表示感谢,也表示好感,然后就是当地男送给了汉娜一个惊喜,深夜让汉娜在教堂悬着观看壁画。汉娜于是投身当地男怀抱。之后,当地南被委派任务,走了。
战争是国家直接争夺利益引起的,而这两对恋人之间的麻烦也是因为国界引起的,男主和女主的爱情悲剧因为国界引起,是正解,濒死的女主在等待男主找医生,男主因为姓氏古怪,被当做德国人,于是没能及时救助女主,导致了女主死亡。而汉娜和当地南的爱情,是跨越国界的,是反抗国界对人的划分的,但是,最后他们还是因为战争而分开了,因为男的身为军人,要去别的地方。
电影的叙事也有明显不足之处。开始线索不明晰,看了半天不知道要干什么,以致产生疲劳。其实就是以男主的回忆为主展开他和女主的爱情故事,交叉男主被不同的人追问身份。汉娜的感情线是辅线,跟主线的关系应该是表现男主的爱情对别人的影响的。但是这两条线衔接的不紧密,只叙述了汉娜给男主念书,男主回忆,随着剧情发展,汉娜对男主的感情越来越亲近,汉娜也越来越开心,但是男主如何影响了汉娜,就是他们二人之间,既没有事件,也没有行动,也很少有语言,这个转变只是汉娜一个人在变,看不到他们之间的互动。就在在最后,汉娜听了男主的话,让他死了。所以,看下来,觉得闷闷的,混混沌沌,因果关系不明朗。
整个故事叙事也很拖沓,只是在后面女主乘机找男主那段,情节还紧张吸引人一些。
就像是一些西方的名著, 到了中国就变成了世界名著。 好像西方人就代表了世界一 样。 在电影的世界里,没有什么好与不好。只有理解与不理解。理解它并不代表你有多高雅,不理解也并不表示你没文化。 《英国病人》改编自著名作家迈克尔·翁达杰的获奖同名小说。小说获得了英国最高文学奖布克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