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伟业》:历史不是你想唱,想唱就能唱。
不得不说,在当前这样一个时期,这部电影除了起到阐述历史的必然之外,更多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中国当下各地发生一些暴力事件,历史终究来得不易,在特定年代里也唯有信仰能够振臂高呼,一呼百应,信仰也终究来之不易,在将近100年的历程里也应正了信仰从消解再到重铸这一过程的艰难。所以即便是观影,你也得端正态度,排除杂念,但是在今天拥有着精英意识的众多观众来说,他们已经不具备被洗脑可能,但却具备看客的本质,在中国,终究还是王道的胜利啊。电影终究是一门不完美的艺术,但它在某些领域里确实达到了历史与想象的惊人统一,只是这样的统一又承载了多少人的欲念和理想!就影片本身来说,难以想象出乎意料的好,故事高潮迭起,音乐时而低沉,时而激昂,画面剪接有力,尽管要照顾到那么多明星,但却没有为明星所累,相反各位明星各司其职,虽扮演的是匆匆过客但却是尽职尽责,不敢疏忽,发哥的演技一如既往的好,霸气和野心表露无遗,华仔和小凤仙的家国爱情让人侧目,那一句“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让人看到了人物悲情的一面。蔡锷打败吴佩孚那一段战场戏,除了一展朱德战场上神勇的一面之外,更让人看到了一些场面壮烈及音乐低沉却又高歌猛进的调度,仿佛那是胜利的脚步,是历史的必然,任谁也无法改变,这场战场戏是一大亮点。当然影片中几位老戏骨如:陶泽如、刘佩琦等两人的戏份尤其抢眼,刘佩琦的辫子之辩和在新文化与旧文化的辩论会上大展博学的风采抢戏不少,一部都是明星的电影,要想抢戏,那个人演技是必须的。想来这样一部电影依然少不不了一些这样的资深演技派啊。纵观全片,不管是袁世凯称帝,还是蔡锷誓师讨袁再到影片的高潮五四运动,各种历史大事件接踵而至却又有条不紊,各类事件独立成篇却也能前呼后应,丝毫没有衔接突兀之感,影片的最大的任务无非阐述了这样一个历史的必然,交待大时代背景,各方仁人志士苦思救亡图存之路,国父的一味妥协及应对各方困境的捉襟见肘,道出了他个人的历史局限性,但当一个大的时代环境呼之欲出的时候,伟人的戏份开始穿插其间,历史与个体,个体与历史的关系昭然若揭,一个时势铸就英雄的故事也孕育而生,除了宏大叙事之外,伟人的爱情也是一大亮点,毛泽东与杨开慧的情感戏中,浪漫纯真点缀其间,让人倍感乱世儿女真切意,放眼现在电影和电视剧,这种偶像戏已是必不可少。
像这类电影少不了一些极具历史镜头的画面,其中毛泽东剪头发时的回头,再到张勋在紫禁城放风筝,等等都给足了历史所需要还原的那一刻,极具镜头感,也极具百年历史的沧桑意味,尤其是张勋在紫禁城放风筝,历史宿命和个体覆灭等命题得以提及。可惜的是同是需要需要历史镜头感的薄仪第一次退位的那场戏,却是少了几分兔死狐悲的壮烈和历史宿命的哀伤。放风筝那场戏飞机来袭时蕚妃保护薄仪时说的那句话“你们就别逼他做这个皇上了”也流于说教了,不过也对,中国电影一直都在说教,不能免俗。
历史唯物主义与唯物辩证法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之一,只是很多历史特定环境下,精英意识才是整个历史事件的主导力量,很多情况下,“中国的问题比哪都复杂”这句由伟人之口说出来的话,更像是后知后觉的说教,因为至少到现在为止,这句话依然有效,依然是那一套普世学说。 像这类电影少不了一些极具历史镜头的画面,其中毛泽东剪头发时的回头,再到张勋在紫禁城放风筝,等等都给足了历史所需要还原的那一刻,极具镜头感 电影终究是一门不完美的艺术,但它在某些领域里确实达到了历史与想象的惊人统一,只是这样的统一又承载了多少人的欲念和理想! 历史终究来得不易,在特定年代里也唯有信仰能够振臂高呼,一呼百应,信仰也终究来之不易 ,难以想象出乎意料的好,故事高潮迭起,音乐时而低沉,时而激昂,画面剪接有力,尽管要照顾到那么多明星,但却没有为明星所累 在今天拥有着精英意识的众多观众来说,他们已经不具备被洗脑可能,但却具备看客的本质,在中国,终究还是王道的胜利啊。
页:
[1]